在CT影像的灰白世界里,左肺像一扇永远关闭的门,支气管被肉芽组织层层封锁,这是尚女士(化名)带进诊室的第一份影像报告。三年来,止咳中成药的甜腻与中药的苦涩轮番占据她的味蕾,咳嗽却如同附骨之疽,将她的生活撕扯得支离破碎。每当夜阑人静,尚女士蜷缩在床头,气管里翻涌的痰液化作断断续续的咳嗽,像一把钝刀反复剐蹭着支气管壁。中药铺的老先生说她"肺火旺盛",止咳中成药的广告承诺"立竿见影",可CT报告上逐渐缩小的左肺体积,却无声诉说着残酷的真相——支气管结核正在吞噬她的呼吸空间。当抗结核药物撞开结核杆菌的铜墙铁壁时,我们启动了精密的气管镜介入治疗。直径不足5毫米的电子支气管镜穿越声门,显示屏上,肉芽组织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将左主支气管堵得密不透风。球囊导管在狭窄处徐徐张开,像春雪消融般撑开塌陷的气道壁;液氮冷冻探头精准点射,肉芽组织在-80℃的低温中结晶脱落。每一次治疗都是毫米级的精细操作,既要破除梗阻,又要守护脆弱的黏膜屏障。
第四次介入治疗后,尚女士不再像往日那种撕心裂肺的呛咳和活动后气虚无力的憋闷,而是积蓄已久的痰液终于找到出口的畅快。随着白色粘痰的排出,影像屏幕上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原本萎陷的左肺如同吸水的海绵,一寸寸重新充盈胸腔,支气管树重新舒展枝桠,肺泡在氧气灌注下泛起健康的粉红色光泽。这个病例给我们敲响双重警钟:慢性咳嗽超过8周必须警惕结核性病变,而支气管结核的介入治疗窗口稍纵即逝。当尚女士复查胸部CT示左肺复张了,她含着泪笑了——这不仅是现代抗结核方案配合呼吸介入技术的胜利,更是一个生命对"永不放弃"的最好诠释。正如治疗团队在病例讨论中所说:"我们要治愈的从来不只是病变的支气管,更是患者被疾病禁锢的生活希望。"
科室简介
结核三科现有1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护士15余名。科主任:林美英,结核中心副主任,从事结核病的诊治工作30余年,每年接诊结核病患者2000余例,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优秀科主任”,擅长初治、复治、疑难及耐多药肺结核、支气管结核、大咯血、结核性脑膜炎、各种类型的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淋巴结核、泌尿系结核、肠结核、儿童结核病、免疫功能缺陷合并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对肺气肿、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气胸、肺癌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科室技术及特色1、我们是全省级别最高且中心唯一诊治儿童结核病的科室,熟练掌握儿童PPD试验的诊治意义,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的处理措施;熟练掌握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腰椎穿刺及鞘内注药技术,对难治性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多的经验方案;对儿童胸腔积液及气管结核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2、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我们会对每位患者进行肝损害危险因素评估,个体化的调整治疗方案,尽量避免治疗中断,保证治疗的连续性。3、肺结核合并气管内膜结核的镜下治疗:我科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气管镜室开展支气管镜下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局部给予微波、冷冻、亚氦刀及球囊扩张等治疗,疗效可靠,最大限度减轻及避免支气管狭窄,适用于各期支气管气管内膜患者,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4、大咯血的患者:宣教咯血注意事项,积极病因及对症药物治疗,药物效果差者,给予行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及介入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均得到有效治疗。5、肾移植术后等应用免疫抑制剂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与结核药相互影响作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我科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结核三科医疗护理团队将一如既往地以精湛的医疗技术竭诚为结核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