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经历了3年颈肩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的痛苦,近期症状更是急剧加重,行走不稳,走路踩棉花感,慕名来到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脊柱微创外科,韩大鹏、魏帅帅两位主任细致查体,结合影像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术前图片)
由于骨化物严重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患者已出现不全瘫痪表现,就他的病情而言,任何一次不慎跌倒都可能导致四肢瘫痪,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骨化后纵韧带如同一枚“定时*”深深地陷入椎管内,将脊髓压迫得“奄奄一息”;因此,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都极高。 韩大鹏、魏帅帅主任围绕两种手术方案——前路减压或后路减压的选择展开讨论。郭先生颈椎病情特殊,节段型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手术不仅创伤大,且固定节段多,减压效果也不够确切。前路手术创伤较小,能够直接切除压迫物,实现有效减压,但手术难度更大,需要在极其狭窄的空间内操作,风险包括损伤硬脊膜、椎动脉,甚至脊髓。经过综合评估,脊柱微创外科最终决定迎难而上,选择前路手术,在麻醉、神经电生理监测同仁的精心配合下,韩大鹏、魏帅帅主任带领团队刘毅、郑军成、徐闯医生凭借精湛技术和默契配合,历时三个小时,无惧极高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为郭先生完整切除了骨化压迫物,彻底解除了脊髓神经压迫,成功完成前入路颈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CF)。术后第2天,郭先生四肢麻木和无力感显著减轻,在颈托保护下自行下地行走,步履稳健。这次手术为郭先生带来新生,脊柱微创外科也将继续发挥特色技术优势,勇攀技能高峰,争做行业先锋。
科普
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可能导致脊髓受压,引发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甚至造成瘫痪。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和走路不稳等表现,CT检查是诊断OPLL的金标准,能够清晰显示骨化的程度和椎管狭窄情,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程度。
轻症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颈托固定和药物治疗等。对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手术:通过颈部前方切口,直接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解除脊髓压迫。后路手术:通过后方切口,扩大椎管空间,间接减轻脊髓压迫。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联合手术。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重要。以下是术后注意事项: 1. 佩戴颈托:术后需佩戴颈托固定颈部,避免过度活动。 2. 循序渐进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3. 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和颈椎稳定性。 4.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康复,许多患者已经重拾健康生活。我们相信,在医学的力量和患者的坚持下,健康与幸福终将回归!
科室专家简介
韩大鹏脊柱微创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中国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秘书兼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分会秘书兼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内镜技术研究与推广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从事脊柱关节外伤及退行性病变的诊治,擅长CT定位下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介入治疗,采用激光、射频、臭氧和椎间孔镜治疗颈胸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8000余例,CT定位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手术2000余例,同时开展退变脊柱疾病的开放手术10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学术成就:发表SCI论文一篇,国内核心期刊数篇,参与编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CT定位脊柱微创手术学》。联系电话:15054187482
魏帅帅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腰背疼痛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颈椎机能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济南市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从事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创伤、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的临床研究及诊疗工作,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是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内窥镜治疗。联系电话:1378980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