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转”难化易 “高”才硕学—— 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门脉高压介入分会暨 2025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来源:门脉高压介入病区/周围血管外科 时间:2025-04-29

2025年4月25日,由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主办,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办,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门脉高压介入分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于山东济南顺利召开。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忠法,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欣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40余家医院的专家、会员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成立大会由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副秘书长江安苒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成立大会上,首先江安苒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门脉高压介入分会的通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脉高压介入科主任韩绍磊代表分会筹备组作筹备工作报告,介绍了分会成立的必要性、筹备历程以及分会成立后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工作。随后,按照《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章程》、《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经无记名投票,产生了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门脉高压介入第一届委员会,共73人当选委员。其中,韩绍磊当选为主任委员,王凯、王晓庆、李岩等共9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于海峰、马仁堂、王志强等15人当选为常务委员。分会聘任楼鹏为秘书。随后,大会举行了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后,韩绍磊在表态发言中对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供的平台致以衷心地感谢。他表示,今后门脉高压介入分会将在学会的领导下,深化转化医学理念、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强化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积极面对复杂挑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书写山东省门脉高压领域的新篇章。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忠法在讲话中指出目前门静脉高压作为影响我国众多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其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心作为挂靠单位,将协助分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医、理、工、文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加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组建资源共享、多学科、多领域、多系统融合的创新团队,为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致力于培育和孵化成果转化项目,为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欣平首先对门脉高压介入分会的成立,以及对当选的各位委员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对分会今后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她强调门脉高压介入分会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我省介入、肝病、消化等专业在转化医学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同时,对分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希望分会广泛吸纳会员及委员,拓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会员服务意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满足临床需求为最终目标,为推动和促进转化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成立大会后,分会举办了学术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褚建国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艳景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胡锦华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春鹏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学强主任、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常刚主任、山东省第二医科大学张卿教授、山东第一医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会勇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韩绍磊主任分别做了《中国TIPS手术开展及目前存在问题》、《内镜治疗+PSE对肝硬化再代偿影响》、《门脉血栓的介入治疗》、《TIPS术后并发症及管理》、《TIPS术后肝性脊髓病的治疗策略》、《血管塞在腹腔异常分流道中的应用》、《肝小静脉闭塞病介入治疗思考》、《胸导管支架治疗肝硬化乳糜性腹水》、《非硬化性门脉高压介入诊疗体会》的讲座,潍坊市中医院尹春辉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吴洪文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涛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涛主任、烟台市奇山医院李岩主任、滨州市人民医院张成德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王晓庆主任、潍坊市中医院王凯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成胜主任等10位专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门脉高压作为肝脏疾病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既是临床诊疗的难点,也是转化医学研究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见证了诸多创新成果的涌现,我们相信面对疾病机制复杂、诊疗方案个体化不足、多学科协作待加强等挑战,门脉高压分会必将成为推动学科发展、服务患者健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