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三月五日至七日,代表着农耕的开始。“蛰”指冬眠,惊蛰意味着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个时候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人体的受气也在此刻“惊而涌动”,所以是养生的黄金时期。
惊蛰习俗
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说:“冷惊垫,暖春分”。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可吃梨缓解口干。惊垫,是雷声引起的,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相传白虎为口舌之神,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拜祭时,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宜做的9件事
1 清淡饮食 多吃蔬果
气温逐渐回暖,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草莓、樱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清理体内毒素。
2 适量摄入蛋白质
在饮食清淡的同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豆腐、鸡蛋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3 补充水分
春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4 保证作息规律
随着春天的到来,日照时间逐渐延长,需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帮助身体恢复和再生。
5 舒展经络调和气
可以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提高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确保身体的平衡状态。
6 保持心情愉悦
春季属肝,肝气旺易伤脾。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心情。
7 多吃梨子
惊蛰期间气候干燥,容易口干舌燥。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8 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明显。建议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9 适量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帮助身体舒展,促进人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