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肿瘤学科建设,提升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由蟠龙山第二临床党总支肿瘤一支部发起,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杰主任牵头主办的“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肿瘤院际学术交流沙龙”第十六期,于2024年12月11日下午4点在科研楼31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会议围绕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展开,邀请了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淄博市博山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的肿瘤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刘杰主任首先开场致辞,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感谢大家对我院肿瘤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院际学术交流沙龙已经成为推进学科建设、提升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平台。赵承乾主任致开幕辞,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并表示此次院际交流活动将进一步促进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肿瘤学科的发展。
会议第一环节,由姚春萍、史兆章主任主持,我院肿瘤中心许君宝副主任医师做了《双抗类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探索》报告,介绍了双抗类药物的机制、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认为双抗类药物未来有望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新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刘志芳教授做了《2024 ESMO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新进展》报告,介绍了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刘教授重点分析了新型免疫药物的疗效及其组合策略,并认为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新常态。
报告结束后,邵飞、刘亮、高冬妮、祝情情四位专家就双抗类药物的治疗效果、适应症以及免疫治疗的综合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就免疫治疗的疗效、免疫耐药性及联合治疗策略,提出了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办法。第二环节,由谢毅、崔玉忠主任主持,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海燕教授做了《MSI-H/dMMR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报告,详细介绍了MSI-H/dMMR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该类患者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免疫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我院肿瘤中心王欣然医师汇报了消化道肿瘤的典型病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免疫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与应用。孙成涛、赵欢、娄子彦、刘子宁四位专家就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免疫逃逸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的耐药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病例中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在免疫治疗中的实践经验。最后,刘杰主任做了会议总结,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与热烈讨论,表示此次沙龙活动为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发展。未来将继续推动院际合作,提升学科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同时也希望院际交流活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肿瘤学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