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观姜长明省公卫进修汇报有感
来源:骨关节外科 张强 时间:2023-04-27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今日又看到一位年轻的医生上台汇报了,中心副主任金锋、医务部主任苏良和科教部教育科科长王晓楠参加了这一场进修总结,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好似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鲜衣怒马、拳拳赤诚,在众多前辈的引领和关怀下慢慢成长为今天的我。

他叫姜长明,是去年来科里进修的主任,在张峰主任的搭桥引线下,来自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姜主任来到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关节外科二病区进修,平日好学好问,自律自强,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他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想着去改进和解决,有弄不懂的,他会问我。我的手术常常结束得很晚,他就在办公室里等我回来。

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觉承担起捍卫人民健康的责任,我们作为省公卫的医护工作者,时刻尊敬这身白大褂带给我们的职责和信仰,我们一起志愿服务,共同深入基层、扎根乡村进行业务帮扶,手把手地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姜长明主任在骨科的这些日子里,我们的手术十分顺利,业务学习也有规律地开展,这都离不开我们共同的努力和付出。为了使中心发展的更好,我们一起研究“疼痛学”,为患者减少病痛的折磨;为了检验新技术能否踏实落地,我们一起带着器械做动物实验。

我忽然想,医学应该就是这样:踏着前人的脚印,勾勒前辈的经验,在无数迷茫又担忧的时刻,有师长拉一把,有同仁共奋进,才能使优秀的技术薪火相传,使一名学者默默成长。

在姜主任来科进修的时光里,我也与他共同探讨外院的经验,希望能汲取所长,为我中心发展所用。也在不断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创新思想——“五个一进修理念”。

“五个一进修理念”内容贴近临床实际,容易操作,使其真正落地实施:

①“学到一批技术”

医疗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手术”是一名医生的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进修的医生,我们应该将科室特色手术手把手相传,在进修结束之前,可以达到会做、做好、精进这样一个步步登高的过程。

②“加入一个学术组织”

当今医疗社会向好发展,党和国家都十分支持地方医疗事业,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鲁西南区域医疗的中流砥柱,时刻准备吸引新技术、发展新平台。我们以进修作为契机,将促进“学术”发展作为长期目标,这是骨科向好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③“发表一篇论文”

我们的努力应该是有痕迹的。我常对骨科的医护团队讲“我们的原则和底线不能破,应时刻以病人为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一直将医院发展的战略建议落地生根,积极参与义诊服务、健康教育等活动,更是将“骨力健康教育课堂”做成了可是特色品牌。我认为论文也是昭示我们努力的一大亮点,科室的每一份子都应该有活力,有追求。

④“开展一次讲座”

学术讲座是知识的转化,是研究过程和技术提高的体现,进修人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学术讲座,以给大家讲的方式,进一步升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信息输出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精神思想的内化,知识的被接受者也会在字里行间得到不同的体验,一来一回,是知识的交融,也是使医疗业态一路生花的好方法。

⑤“结下一份友情”

“医者,可谓德近佛者。”医学生要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才能成为医生,这一路上啃书本、做实验,像是翻越不同的山,进修的日子里我们交流经验,返程后我们各自努力,每一个岗位上都有我们付出的身影,交到一群好朋友让进修的每一天都有意义,“祝我们翻越不同的山,还能回到同一条路上”,我们的人生应当都是以“护佑人民健康”为己任,为光,为希望,为挚友!

汇报完成后,在中心副主任金锋、医务部主任苏良以及王晓楠主任的讲话中,对于骨科“五个一进修理念”表示认同,积极引导联合科研,发展中心学术的相关理念,苏良主任更是指出“进修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应该运用好进修人才的资源,互通相关技术,教学相长,对内是并肩同行的战友,对外是互相鼓励的一家人。金主任也鼓励进修人员好好努力,踏实肯干,珍惜进修的珍贵时光,教学相长,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我再回忆这样一位优秀的进修医生时,下一位来进修的吕国强主任已经来科室报到了,这便是医学传承的意义,我一定会将“五个一进修理念”踏实落地,做好医院发展和理念传输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