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惊险五小时!多学科助力下的生命奇迹
来源:急救中心 杨学蒙 时间:2022-11-17

11月11日晚,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多学科协同成功抢救一名极重度颅脑损伤、生命垂危患者。在紧急的协调组织下,中心急诊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外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重症监护室、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多学科联动,密切配合,紧急进行颅脑血肿清除术、去骨减压术。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神经外科病房进一步治疗中。

· 铃声就是命令

“患者十分钟前因车祸致头部损伤,现已昏迷,情况较重。请速安排抢救!”

11月11日18时17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急救中心值班室。在接到济南市120指挥中心的指令后,中心院前急救小组的胡芳宁医生、董振护士和高登峰驾驶员携带着抢救设备,火速赶往了事发现场。

车祸发生地混乱且复杂,考虑到伤者生命垂危,中心院前急救小组在立刻进行专业应急处理后,立刻将伤者转运至救护车,并向急救中心战英主任、王希娥护士长汇报基本情况,申请安排组织相关科室专家多学科紧急会诊。

· 建立“生命通路”

在抢救室接到患者后,值班的急诊科夏磊医生、杨学蒙医生立即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给予建立静脉通路等抢救措施并完善相关检查。

急救团队对伤者进行查体后发现其意识丧失、双侧瞳孔不等大,结合患者头部外伤史,判断其存在重度颅脑损伤,在监护血压、心率平稳情况下迅速启动“三无患者“就诊绿色通道,立即联系医学影像中心给予颅脑、胸腹盆腔CT扫描。

 伤者CT示患者重度颅脑损伤

急行CT后可见伤者脑疝、重度颅脑损伤(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在获得匆匆赶来的伤者家属知情同意后,急救团队立即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入手术室中,同时通知神经外科,准备抢救手术。

· MDT联合抢救

11日19时,在手术室接到患者的麻醉科李克忠主任、手术室高健美护士长首先立刻抽调值班麻醉、护理团队人员参与抢救。

焦急的患者家属坐立难安,大门之外生死两隔,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更严重、更残酷的情况发生。医护人员来来往往,一股无力感瞬间涌上患者家属的心头。

而大门之内,在高效而有序多学科MDT协作下,“绿色通道”后的抢救工作正在平稳进行。医学检验中心与输血科进行排除手术禁忌与术前备血;医学影像中心测量与定位病灶;护理团队赵颖欣护士、张悦护士准备手术工作;麻醉科郝惠梅主任、李杰医生行术前麻醉;神经外科刘续磊主任、徐坤医生、张云一医生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减压术。术中可见硬膜下大量血肿,颞部脑组织挫裂伤明显。

刘续磊主任行手术中

当日晚23时,刚下手术台的刘续磊主任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安慰情绪。当了解这种死亡率极高,中心通过多学科联合,争分夺秒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患者家属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感激之情无法言表。

· 术后安返病房

11日晚23时30分,患者返回神经外科病房,神经外科张晓东医生、王颖护士长立即连接调试好的呼吸机设备,与王瑞云护士连夜加班时刻守护在患者身旁,进行专人治疗及护理。

术后第一天,护理部荣宁宁主任亲自到神经外科病房访视及协调解决术后护理的难点及重点。患者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稳定,行气管切开术后,现患者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 多学科保驾护航

此例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有效利用了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平台,通过这种诊疗模式,整合不同专家、不同专业的特点与特色,聚集各学科优质资源,深入充分地对病例进行研讨会诊,探究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彰显了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疗团队高超技术水平和强大协作能力。我们将竭力做好山东人民的“守护者”,为携手保护山东人民生命健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