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从1894年的经典根治术和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再到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到最后80年代的保乳手术。
选择患者最合适的术式,要求医生不单单是对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平衡,更是对患者整体的把握,对远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的考量。
患者左乳“红枣”大小的肿物,是选择“保乳”还是“全切”?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乳腺甲状腺外科的术前MDT讨论会上,专家们展开了激烈讨论。
“红枣”大小的肿物
59岁的赵阿姨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乳一肿物,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均考虑“左乳恶性肿瘤”,并建议赵阿姨前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乳腺甲状腺外科孙思敬主任接诊患者,了解到她的病史和体征后,将其收入病房行进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孙思敬主任分析:患者目前除主诉疾病外,还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胆囊结石,肝功能长期受损。如要进行手术,存在全身麻醉风险。考虑到上述情况,孙思敬主任将患者资料发送给MDT中心,并启动院内MDT会诊模式。
图一 MRI示左乳腺外上象限结节状异常信号
院内MDT会诊
专家团队为患者作了详细的术前评估,经过与肝硬化科、麻醉与围手术期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多学科讨论(MDT),一致认为:
一、患者可行保乳手术,同时可于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若为阴性,则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很大可能避免患肢发生淋巴水肿,从而大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二、针对原有的肝损害问题,术中建议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减少缺血缺氧对肝脏的打击;术后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继续行保肝治疗。
图二 MDT会诊通知
“保乳手术”治疗
MDT会诊后第二日,孙思敬主任诊疗团队为赵阿姨进行了“保乳手术”。手术从左乳肿物近腋窝处横行作3cm切口切开,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组织,切口内、外、上、下缘组织及前哨淋巴结后送病理。通过转移腺体瓣填充了手术区域腺体缺损,做到乳房形态几乎无改变。随后冲洗创面、缝合切口。术后清点示手术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术中出血成功控制在约20ml。
图三 MDT专家团会诊
患者成功出院
手术后5日,术后病理回报:患者送检肿物示左乳恶性肿瘤诊断明确,切缘送检组织、前哨淋巴结均示阴性。体格检查示刀口恢复良好,双乳未见查见明显肿物,保乳手术成功。术后1周,治疗团队安排患者平安出院。
为患者圆满完成手术,但进步仍在持续。乳腺甲状腺科团队精心研究讨论每一例患者,做到规范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在保证治肿瘤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手术、麻醉对机体生理活动的干扰,兼顾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助力患者保持女性之美。